2012年,在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形势下,哈电集团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哈电机)敢于迎着困难上,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管理,彰显了央企实力。近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2012年,哈电机全年完成产品产量2383.33万千瓦,为年计划的100%;完成工业总产值58.91亿元,为年计划的110.15%;实现利润总额6.83亿元,为年计划的101.38%;完成正式合同签约额84亿元,为年计划的119.42%;完成货款回收额53.25亿元,为年计划的119.56%。
科技升级提升实力
哈电机董事长兼总经理邱希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增加技术储备,填补技术空白,实现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实现产品优化升级,巩固具有哈电特色的技术优势,保障市场开发步步为“赢”。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哈电机瞄准国际科技前沿技术,制定了《三年科技赶超计划》并积极推进;以冲击试验台和PIV试验台全面建成为标志,公司水力试验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提升公司科研实力打下坚实基础。溧阳抽水蓄能项目弹性油箱推力轴承试验成功;《1000MW水力发电机组研究》课题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大型空冷定子线棒绝缘结构研究等8项成果获得省市以上科研成果奖,燃机定子线棒研制项目获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去年共申报专利87项,其中发明专利62项,超额完成专利倍增目标。
截至2012年末,哈电机根据市场需求,对《三年科技赶超计划》进行了修订,增补了21项,共安排77项课题。除此之外,哈电机还在2012年度通过确定并实施17个管理提升项目,对22个问题进行细化分解并积极整改。颁布了《公司制度汇编》,内容涵盖19篇152章制度和264项业务流程。根据《子公司管控细则》,在规划管理、市场开发、人事薪酬管理等方面推进哈电昆明公司一体化建设;充分分析哈电江苏公司生产运营状况,逐步理顺产权关系,保证了子公司平稳运营。同时,组织实施ERP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实现ERP供应链系统上线运行,采购库存业务实现ERP平台操作,完成生产系统模拟上线运行测试。
打响品牌降低成本
采访中记者获悉,哈电机把推进质量文化建设,持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不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及工作、服务质量作为提升企业软实力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一年中,通过建立员工质量信誉档案,加强了对员工工作质量的检查力度,提高了员工自律意识和工作质量;通过建立与驻厂监造代表定期沟通机制,及时解决了工程项目执行过程中用户关注的问题。由于坚持以强化质量管理工作为依托,使国际知名度和信誉度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得到了保证。
在市场项目风险不断加大、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的情况下,哈电机采取多种措施,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对风险的耐受力,提高企业运行质量。哈电机在年度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了优化设计、改进工艺,持续降低产品成本;充分挖掘内部潜能,推进全面预算管理,改进存货管理模式,降低应收账款,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措施。哈电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哈电机在2012年通过中国电器工业协会AAA级信用企业认证后,进一步强化了计划过程管控,定期发布《计划管理月报》,对27个专项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增强了对资金风险的管控能力。同时,严格抓落实,有效推进了水轮机、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三大主线产品降本增效计划的实施,完成项目评审144项,节约资金6965万元,为进一步提高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管理能力奠定了基础。
确定目标蓄势待发
在2012年取得成绩的同时,哈电机已经把新的发展目标牢牢锁定2013年。邱希亮告诉记者说,今年将我们将持续通过改革提高整体竞争力,使企业经济发展方式向适应市场需求的方向转变。职代会今年已经明确制定了“科技赶超抢占市场、提质降本积蓄力量”的年度目标,计划全年完成产品产量2180.39万千瓦,工业总产值52.6亿元,营业收入55.4亿元,货款回收额60亿元,正式合同签约额70亿元。同时,哈电机明确了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基点,增强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学习意识,抓科研、提质量、降成本、促改革的年度工作思路,着力提升企业软实力,迈开了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的步伐。
针对如何提高企业质量工作水平的问题,哈电机党委书记张锐这样说:“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还是责任问题,要加大质量问题责任追究力度,建立‘上序对下序负责,责任共担,荣辱与共’的奖惩机制。要加强质量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增强责任意识,强化精品意识,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工作能力。要把‘精细过程,精品结果’的质量观落到实处,精益求精,好中求好,让哈电的品牌在行业中叫得更响。”
#p#分页标题#e#此外,今年哈电机还将在2012年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以国有资本业务预算为核心的多层次预算执行分析体系;创新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降本增效工作,预计可控费用指标同比降低10%。同时,将加大打捆招标力度,调整外委产品资金分配政策,从而保证在强化财务风险管理、严控资金支出的同时,兼顾供应链和谐稳定,增强企业的风险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