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悬赏”1.8亿求解技术难题,也是为知识“市场估价”
▲图片来自中国江苏网。
11月4日,江苏省南京进行的第七届中国江苏产学研合作大会上,参会企业就创新研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公开向社会“悬赏”征集解决方案,先后有500多家企业参与上报难题,涉及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环节,最终筛选出169个难题面向全社会发布,悬赏金总计1.8亿元。
在江苏,如此大规模以“悬赏”形式求解技术难题,尚属首次。这既说明,解决技术难题对企业生存、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也表明社会对于科研成果有着急切期盼,科技成果很值钱、很宝贵。
技术难题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关键,有时一招被“锁喉”,就可能满盘皆输;相反,攻克了一项核心技术,也有可能让企业“一招制胜”。而相比于网络上制造焦虑再去兜售知识的“知识付费”来说,“为技术付费”往往出自真正的在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这样的按需索求也更加有针对性。
江苏众多企业以高额奖金“悬赏”解决技术难题,既是“重赏之下必有知夫”,也是技术价值在当今时代韧劲十足的体现,它反映的是一个不变的道理,技术创造资本,资本又可以服务和回馈技术。
在这个问题上,20世纪初,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专家斯坦门茨为美国福特公司解决技术难题的故事就是经典。当时福特公司电机出了故障被迫停产,斯坦门茨只是在电机外壳画了一条线,让维修工人把记号处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结果生产立刻恢复。为此,斯坦门茨得到了1万美元酬谢,在当时相当于一名员工167年的收入总和。
技术有时无形,但并不代表其价值就不可衡量;我们期待科研人员可以“板凳甘坐十年冷”,但更希望有真正实用价值的科研成果能够得到企业尊重,科研人员可以拥有体面的回报。
另一方面,以金钱来衡量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当然重要,而且要既不低价,也不溢价,确保各方合理分配利益,才有公平性。只有企业家“用得起、有钱赚”,才有动力推进技术不断变现,从而形成“产学研”的良性互动。
这其中,像江苏企业这样,公开发布“悬赏令”是一种解决方式;但更长效的做法是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评估体系,建立归属明确、权责合理的成果转化规则,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在规范和流程当中,提升“产学研”的合作效率。
总而言之,1.8亿求解技术难题是市场向科研院所、高校和社会发出的橄榄枝,既给了科研工作者以信心,也向他们提供了研究方向,这样的互动多多益善。各类市场主体和创新主体融通发展,才有技术的“有的放矢”,也才有市场的“欣欣向荣”。(张田勘)
(责编:黄竹岩、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