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加大投入
用智能研发引领行业技术发展
10月24日,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碰撞安全中心,一辆长安CS75 PLUS在无人驾驶状态下以每小时64公里的速度,按预先设定的角度撞向工作台面。(本组图片由记者张锦辉摄)
10月24日,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动力实验楼,测量仪上的红宝石测头正在对气门芯进行表面精密测试,精度可以达到1.5微米。
10月24日,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动力实验楼,高精度显微镜下显示出发动机缸体内壁众多专门“雕刻”出的纹路。
核心提示
长安汽车研发部门的智能手段应用,已遍及汽车结构、动力、可靠性等方方面面,而且测试标准极为“苛刻”,只为了将实验做得更细、更严。联合创新中心模式,则让长安汽车及其配套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缩短研发时间,节约研发资源。“跨界”开展合作,则是长安汽车依托自主智能化技术,积极整合全球资源,打造更加网联化、共享化的智慧出行生态圈之举。
“5、4、3、2、1,启动!”10月24日,在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碰撞安全中心,随着倒计时指令发出,一辆最新款的长安CS75 PLUS在无人驾驶状态下以每小时64公里的速度,按照预先设定的角度撞向工作台面。一声巨响,车头碎片四溅,车内各个安全气囊瞬间全部弹开。
一款新车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这样撞50—60次,花费数千万元,但这还只是碰撞试验的冰山一角。还有上千次碰撞试验,是在虚拟的世界里,通过智能系统来完成。
碰撞安全中心主任崔泰松介绍,在准备1次实际碰撞实验前,研发人员会先通过电脑智能模拟车辆结构、材料和多次撞击的工况,实际碰撞则是对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和对比,“智能化手段大大提升了我们研发的效率和汽车的安全水平,也节省了数以亿元计的成本。”
在长安汽车的研发部门,像这样的智能手段应用,已遍及从汽车结构、动力到可靠性的方方面面。
“高大上”智能研发设备比比皆是
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动力实验楼,1台汽车发动机已经持续工作了四五天,周围除了一些摄像和传感设备,见不到1个研发人员。
“这是发动机正在做24小时×7天的持续耐久性实验。”动力实验室中心主任卢方军介绍,实验室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已经实现自动化,部分实验室也实现了无人值守,只需要在中控平台进行统一监控。
在动力实验室,随处可见各种“高大上”的智能实验和检测设备。例如,在1台小型圆度、圆柱度测量仪上,红宝石测头正在以极慢的速度围绕1根火柴棒大小的气门芯进行表面精密测试。卢方军表示,这台设备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1.5微米,在该实验室,类似的精密智能检测设备还有很多。
在消费者看来,发动机性能主要表现在动力、排放、油耗等几方面,但目前动力实验室与发动机有关的测试已多达200多项,特别是一些高精度的测试,不仅科技含量高、成本贵,各项测试标准也是苛刻到了极点。
例如,今年长安汽车刚投资建成了1座高原环境舱,可以模拟-40℃极寒环境,测定产品稳定性。另一个可靠性实验室,则能模拟100℃-900℃的高温状态,观测高温对排气系统的影响。
在一个用于测试的发动机缸体前,卢方军请记者摸一下缸体内壁,手感很光滑。但在高精度显微镜下,缸体内壁却显示出众多“不规则纹路”。是钢材质量达不到要求?
卢方军笑着解释,不规则纹路是用专门的珩纹机“雕刻”出来的,这是为了确保润滑油在缸体内产生最好的润滑效果,而不同发动机内部需要哪种纹路,则需要智能设备进行海量的计算。
在发动机喷雾燃油实验区域,在模拟发动机缸体的定容弹内,汽油以不同频次、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喷射出来,每秒拍摄5万张照片的高速摄像仪借助激光进行全程记录,最终通过采集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发动机最佳的喷油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发动机热效率。这项实验设备投入高达上千万元,每一次实验花费达60万元。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我们有的实验显得有些‘划不来’,又或过于‘超前’。”卢方军表示,只有当企业的研发具备了一定的深度和高度,才会将实验做得更细、更严,从而引领产业技术持续发展。
配套开发一体化推进智能创新
#p#分页标题#e#在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除了穿着白色工作服的长安汽车员工,还经常能看到很多穿着其他各色工作服的身影,他们是来自各个配套企业的联合研发人员。
青山工业是一家研发、制造汽车传动系统的企业。长安—青山联合创新中心项目总监王海兵表示,在传统模式下,是青山工业先自主研发产品,整车企业再后续匹配。然而随着智能化、新能源产品的迅速推出,新技术标准越来越多,原有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
联合创新中心模式,则能够最大限度缩短研发时间,节约研发资源。
以汽车最为复杂的核心零部件自动变速器为例,青山工业之前耗费了长达8年时间,才独立完成了DCT自动变速器的研发。近期,在攻关混合动力汽车的智能驱动方面,青山工业和长安汽车开始摸索新的创新开发模式:青山工业派出机械、液压、软件、电机工程师团队“驻扎”在长安汽车。在产品研发初期,团队共同完成产品策划、定义、论证,并在长安汽车现场进行产品设计。
到了样机试制阶段、工程化开发阶段,长安汽车则派出相应的技术团队常驻青山工业,配合完成相应的研发、生产工作。同时,双方办公系统及开发工具也实现一体化,可实现异地同步交流,图纸设计、评审等,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这种创新模式下,青山工业在核心部件,以及长安汽车在动力总成匹配上的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联合开发进度可加快1倍。
目前,长安新一代混合动力汽车正在加紧研发。王海兵介绍,在未来推向市场之后,其能够根据实际路况、驾驶员意图、车辆状态等多因素进行车辆智能化控制,比如智能的能源回收,以及油电之间的多动力源输出,进一步提升终端用户行车经济性及驾驶舒适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驱动”。
“跨界”打造智能化生态圈
近一年来,长安又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一系列智能化方面的对外战略合作:与一汽、东风成立T3出行公司,与百度、科大讯飞等互联网企业构筑技术联盟……最近,长安又与腾讯合资成立梧桐车联,专注于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的产品研发与服务。
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梧桐车联首次公开展出TINNOVE OS汽车智能系统的前瞻版,该汽车智能系统不但可以通过统一账户开通手机、电脑、电视、汽车四大终端,还率先搭载了备受期待的“微信车载版”和腾讯最新的“全双工语音”互动技术,实现了车主、生活、社交、出行等服务的有机整合。
上述案例,也显示了长安推动智能化研发的一项重要思路:依托自主智能化技术,积极整合全球资源,与各方“跨界”开展合作,实现价值共享,着力打造更加网联化、共享化的智慧出行生态圈。
此前,长安已经建立了“五国九地”研发中心,协同展开智能化等方面的产品开发及实验验证工作。目前长安与华为正共同推动在智能驾驶、车载通信、V2X等前瞻技术领域的合作,实现在关键技术领域的首发搭载。
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表示,随着“跨界”合作的深入开展,在明年人们或许就会看到在智能化这个领域里出现更多创新企业和生态。长安已基本决定将软件中心设立在重庆,通过这个整车级的集成软件中心,可以带动很多的系统级和零部件级软件产业发展起来,从而为重庆的“智造重镇”和“智慧名城”建设营造更好的智能生态环境。
长安与PSA集团联合开发 全新皮卡凯程F70上市
10月28日,长安轻型车官方宣布旗下全新皮卡车型——长安凯程F70正式上市。新车推出国五、国六标准,共计2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9.28-13.98万元。
作为长安与PSA集团联合开发的全新皮卡产品,该车具备不错的乘坐舒适性,智能科技配置也较高。
长安凯程F70提供两种不同尺寸车型,其中标准货厢版长宽高为5330/1930/1835mm,轴距为3180mm;长货厢版车型长宽高为5580/1930/1835mm,轴距为3430mm。根据配置不同,新车还配备了265/65 R17或265/60 R18两种规格的轮胎轮圈组。
新车提供前部碰撞预警、主动刹车系统、车道偏离预警、陡坡缓降、车身稳定控制、一键启动、胎压监测、自适应巡航、LED尾灯、智能钥匙等。凯程F70还搭载了长安的in-Call3.0多媒体系统,只需说出“你好,小安”就能语音控制空调、导航和车窗。
#p#分页标题#e#动力部分,新车搭载1.9T柴油机,以及2.5T国五、国六柴油/汽油版等发动机,实现不同功率与扭矩组合,新车先期提供6速手动变速箱,可选后驱和四驱车型。搭载6速或8速手自一体变速箱的自动挡车型将于年内投放市场。 本报记者 白麟 仇峥
(责编:陈易、张祎)